大家好,欢迎来到Slidecent,
见字如面,我是林利蒙。
与一次性复盘好几页的改稿文章不同,我的单页改稿系列有如下特点:1.更系统。一页代表一种类型,会将整个设计流程更系统地呈现出来2.更深刻。每一处的改动都会阐明背后的设计思维,让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。3.更实用。与注重形式酷炫的风格(多数依靠素材)不同,我的改稿会更注重内容文案的拆解,切实地解决问题而不只是好看。4.更创新。原稿的类型虽常见,但我会尽力想出不一样的形式去设计,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这是双十一策划方案中的一页PPT,典型的架构图。最左侧是小标题,右边是子项,整体的结构类似表格。面对这页PPT,如果是你会如何设计呢?简单思考几秒钟凸显左侧的小标题,然后加一个好看的背景丰富画面,像是这样:看起来还可以是吗?如果你也是这么做的,那今天这篇文章一定会对你大有启发。(建议收藏后逐字阅读)其实,以上这些操作,还谈不上真正的设计,最多只能算是排版。因为无论它做得再好看,本质都没有改变:仍旧是这个架构图,所有的美化都停留在背景修饰上,而没有细化到内容本身。这种美化我将它称为浅层次的美化(流于表面),那如何进行深度设计呢?这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一步,看到是架构图就只会排版对齐。而如果你仔细看内容会发现,它其实可以分为3部分:策略、诉求以及下方的活动。在活动部分,又可以看出预热期、高潮期、爆发期分别对应几个细分的活动:内容逻辑区分好后,就可以进行基础排版了。这一步不需要特别精美,只要排版舒适即可。如何让页面变得更美更具创意,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回看上一稿,排版规整却略显单调,你知道这种单调感源于何处吗?可以简单思考几秒钟。好,时间到。其实答案就在于矩形框框和直线式的时间轴太过常见了,让人感到审美疲劳。然而目前有个问题,上方的内容过多,显得拥挤。此时可以将策略和诉求置于下方:同时为了让这两段文字与上方的内容产生联系,可以用布尔运算切割出两块随着弧线变化的形状作为容器:这就是深度设计的意义:根据内容逻辑有目的性的设计,让画面中每个元素都有存在的意义,而不仅仅是为了“好看”而已。以上就是此次改稿的全部内容,感谢你能看到这里。我将以上改稿的案例源文件分享给你。选择你认为最难搞的1-3页PPT(一定要是可公开的,如有涉密,请自行承担后果),最好描述下应用场景和使用背景,发送至我的个人邮箱:1020673689@qq.com。我会挑选其中典型的页面进行深度改稿,和你一起拆解设计难题。——
公众号:Slidecent
原文链接:复杂的架构图页PPT,如何设计更具创意?【实站改稿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