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周的文章中,我们由一段公司介绍出发,分享了3种PPT页面:段落型、清单型、图示型。这3种页面,难度逐渐上升,但信息的传达也逐渐清晰,今天,我们就着最后一种「图示型」继续研究。有没有一种通用的思路,来将大段文字处理成这样简单清晰的图示呢?抛开最后的页面排版,我分为了这3大步:找结论、找名词、理关系。这是一段常见的文字论述:「XXX很重要,它可以XXX」。首先,我们通读过文字后,大概清楚了内容:讲的是数据分析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,数据分析可以支持预算规划的制定,从而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。而结论一般就在两个位置:「开头」或是「结尾」。那么这一段文字的结论,就可以是:数据分析保障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。3个主体:「数据分析」、「预算规划」、「战略目标」5个数据:「生产成本」、「人力成本」、「运营支出」、「产品利润」、「风险备用」会发现,在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找到名词的同时,也完成了分组:其实小学的语文课我们就学过,一句话里,有名词、有介词、有动词。名词与名词之间,大都由「动词」和「介词」联系。比如这段话中,有关键的1个介词和2个动词:有了这些词,再回到我们刚刚找出了4组名词,就可以很轻松的找到他们的关系:所以这一段文字的主要结构就是:A支持B,从而保障C,而A又包含了5个方面。到这里,我们就彻底吃透了文案,而剩下的排版设计,便是水到渠成。在上面的3个关系中,「支持」和「保障」,都可以用箭头表示,需要重点设计的,就是「包含」当然,也可以加入一些背景图片和线条的修饰,更加丰富:当逻辑清晰后,我们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改变布局,比如要突出「数据分析」的话,就可以把它放在中间,其他的置于两侧:再回看最初的原稿,不评论是否美观,是不是整个页面就清晰了很多呢:好了,这篇文章就到此结束了,不知道能否让你有一些收获呢?其实一份PPT的完成,需要经过很多步:从前期的需求对接,到页面的逻辑策划,再到最后的美化呈现。这一篇文章,着重在逻辑策划。一次项目的进行,会有专门的销售、策划、设计。但对于自由职业的我来说,这些都是我自己完成,甚至有时候还兼财务。坏处是一人身兼数职,时间会被打散。但好处是,我可以直接与客户沟通,掌握需求,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策划、去设计。每一份作品,都是力所能及范围内的了无遗憾。每一份PPT,也不只是不同的美化,而是从头到尾,解决了一个个新的问题。我很享受这种感觉。——
公众号:天奇不说话
原文链接:掌握这3步,大段文字秒变清晰PPT!